枞阳在线

枞阳在线网站 | 主办

设为尊龙凯时ag旗舰厅尊龙凯时app官网首页

您当前的位置:  > 人文 >

过方学渐先生墓-尊龙凯时app

时间:2009-06-29 08:46:23

  文/陈靖

        文联钱叶全先生可谓风雅,五一长假,居然邀几位在城的文史爱好者,似国外沙龙的样子,散漫地谈了一大上午。谈到枞阳文化的历史与现状、建设与发展,大家感慨万千,唏嘘不已。饭后,新朋钱王刚、旧友王乐群两君与我同道,散步回家。路过二中校门,三人忽然都想起长眠在这里的方明善先生,借着酒意,顺道进去瞻仰了一番。
        明善先生的陵墓在莲花湖畔的烈马攀鞍山上,是县文物重点保护单位。陵墓很早就被二中的围墙圈在了里面,从校门口可以看见。先生的生平,前有墓表,丰碑巨碣,洋洋数千字,记述颇详。但年代久远,风雨侵袭,石刻的文字已漫漶不清。表后还有块新立的小碑,介绍得比较简略:  
        方明善(1539—1615),讳学渐,字达卿,号本庵,人称明善先生,枞阳人。明官员,文学家。明末清初著名科学家、思想家方以智曾祖父。明善为诸生祭酒20余年,领乡荐,弃去,专事于讲学,晚年创办桐川会馆,从学者数百人。其长子方大镇、次子方大铉,皆进士为官。明善深研文理,多有建树,著有《迩训》二十卷、《易蠡》二十卷、《桐彝》三卷、《心宗学》等,并传于世。  
        所谓要言不烦,先生生平大致可见。唯于学术及教育方面的成就,着墨不多;而称其为“明官员”,又以其曾孙方以智作陪衬,似有不妥。
        此碑不知出自何人之手,作者对先生似乎还不太了解。先生生平行事俱见于《枞阳县志》、《桐城耆旧传》、《桐城方氏七代遗书》等书。谈到家乡的文化与教育,先生当是开一代风气的人物。据史料记载,先生曾屡试不第,后乃潜心治学,与东林领袖顾宪成、高攀龙等交游,以布衣振风教,主坛席者二十余年。其精神所被,甚至直接影响到本县近现代的教育先驱如吴汝纶、李光炯、房秩五等人。
        先生晚年筑桐川会馆于枞阳,专事讲学,会馆原址在上码头,距此也就一公里左右。方氏子孙在他的影响下,一个个意气风发,头角峥嵘。“忠贞著于朝,孝悌著于家,风节著于野,诗文著于世” 。方氏子孙以读书入仕,学问德行,颇受世人称颂。       明善先生的家族是以读书入仕,渐成旺族。都谏王瑞有感于方氏科举之盛,曾为其五世方法断事坊题 “桂林”(取“折桂如林”之意)二字。此后,桂林方氏世代科举兴盛,至明善先生后而逾炽。清末马其昶为先生作传,称其“善相墓”,懂堪舆(风水)之术,先生墓址即其自选。方氏子孙笃信,家族的兴旺,是先生墓地风水的灵佑。早在明、清时期,他们就买下了陵墓周边的山山水水,依墓结庐,聚族而居,保护陵墓的风水不受侵害。墓前不远处的“方家墩”,原叫“杨庄”,因方氏子孙聚居而改成了现在的名字。近四百年来天翻地覆,匪盗兵燹,先生陵墓安然无恙。张献忠来这里纵过火,太平军来这里开过会,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也席卷过这里,先生依然笑傲于湖山胜处,默默地看着他的子孙歌哭于斯。
        今天,我们能看到保存得如此完好的明善先生陵墓,还要感谢方氏子孙的保护之力。
        据记载,先生陵墓原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,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实际面积已不到原来的四分之一。我们来看的时候,墓前坑坑洼洼,脏乱不堪;东边安放着一台混凝土搅拌机,西边堆着一堆未使用完的碎石,整个场景象一个刚竣工的工地。墓表的后面还做了一个垃圾屋,里面烧得漆黑一团。二中一座新的教学楼已迫近墓表,中间距离不到一米。墓表前面两根原本挺拔的华表,因二中操场地基的整体填高,已失去了当年应有的华贵气息。  
        墓冢下方还有一块碑,虽然很小,但很显眼。碑文如下:  
        方明善墓保护范围  
    北至30米处的张婉珍等私人住宅的南屋,南至华表前10米;山上以坟冢为中心,向东、向西各60米;山下以华表、墓表碑为中轴线;东至10米处的二中教学楼西壁,西至20米处的教学楼东壁,往下操场至公路,为墓地保护范围。范围内,不准葬坟或进行新的建设工程,禁止挖坑(渠)或起土。墓面石刻、碑刻等,严禁拓摩、刻、划、涂、砸。墓地风景林木,应严加管理,禁止人、畜伐毁,维护墓地风貌。违者,按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》第三十条、第三十一条有关规定予以处罚。  
        读过此文,再环顾周边的环境,我不禁喟然长叹。 
        枞阳,这个有两千多年建置历史的小城,曾经是“桐城派”诞生的故土,目前能看到的文化遗存,所剩无几。旗山战国墓葬群,已被银塘新区的整体规划挤走,因为没有经费,一千多件文物被移交到合肥某博物馆。射蛟台炸了,洗墨池填了,达观亭倒了,北山楼毁了,一处处胜迹灰飞烟灭;汉武帝、陶士行(侃)、黄庭坚、钱澄之,他们一个个正在从我们眼前淡入历史时空的深处。毁了的已经毁了,没有毁的也在被渐渐蚕食。在没有先贤遗范光辉的小城里,到处充促的是商业气味。“十亿枞阳、百亿财政”,政府的口号,和商贩们的吆喝声,将小城居民的日月搅和得流转自如。 
        有人说,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。我不知道,古老枞阳的灵魂还要漂泊多久? 
        女儿在二中上学,我经常要去接她。女儿就坐在明善先生墓表旁、二中新做的教学楼里读书,朗朗的书声回荡在莲花湖畔。高卧山林一隅的明善先生,毕生爱教,这声音一定是他最爱听的。在先生陵前建楼兴教,自然也是先生最乐意看到的善举。想到这里,恍惚中感到,学校的铃声正穿越时空,和四百年前明善先生的木铎声一起,遥相呼应,格外悦耳!
 

稿件来源:
编辑: 高春英

网站介绍 | 联系尊龙凯时ag旗舰厅官网 | 律师声明 | 广告服务 |

枞阳在线尊龙凯时app的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

"));
网站地图